国际护胃日:这份保“胃”指南请收藏
四月九日,被国际护胃日所尊崇。如战鼓擂动的胃病风云之下,我国人群中的胃病频发,已然成为普遍现象。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如同警钟长鸣,警醒着每一个人。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胃病的魔爪正伸向年轻的一代。那么,究竟哪些人更易于落入这胃病的陷阱?我们又该如何精心呵护我们的胃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万新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为我们揭示了胃的奥秘。胃,这个位于人体上腹部的囊袋状器官,除了存储和消化食物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免疫屏障的重任。常见的胃病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以及由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感染等。而胃胀、胃痛、反酸、烧心,则是胃病最常见的四大警报信号。
有人觉得胃不舒服只是短暂的,忍一忍就过去了。对此,万新月医生指出,许多胃病在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当症状出现时,明确病因并进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刺激性食物、熬夜、压力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是胃病的诱因。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长期饮酒或吸烟、过量饮用咖啡的人群、服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的人群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更是胃病的高危人群。
对于胃不好的人,往往陷入养胃的误区。万新月医生提到,有些人因为进食生冷食物后胃部不适,就刻意减少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有些人则长期服用某些胃药,甚至过量服用抑酸药物;还有人认为长期喝粥或喝牛奶能养胃。
那么,如何正确呵护我们的胃呢?万新月医生建议,首先要规范化治疗已有的胃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等。饮食要清淡,荤素搭配,粗细结合,多吃蔬菜水果,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避免情绪紧张,忌熬夜,限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佳的养胃之道。定期体检不可忽视,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胃病做到早诊早治。只有这样,我们的胃才能健康地为我们服务,让我们享受美食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视频制作实习生:朱鑫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