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因何成为世界热词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最近宣布,人类可能正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这一消息如风暴般席卷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俄罗斯,声称是普京发动的战争导致了全球粮食危机。那么,这场粮食危机究竟从何而来呢?
要明白粮食危机并非空穴来风。以小麦为例,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全球重要的谷物出口国,其出口量对全球粮食供应具有重大影响。冲突爆发后,两国的粮食出口确实受到了严重冲击。乌克兰的港口遭受毁坏或关停,限制了粮食的出口。乌克兰为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也对部分主要作物的出口进行了限制。虽然目前两国的粮食出口量有所波动,但并不意味着粮食危机就此避免。冲突还可能对当地全年谷物产量造成长期影响。
尽管全球谷物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但局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短期影响已经迫使一些高度依赖俄乌粮食进口的国家开始寻找替代来源。例如,黎巴嫩这种90%的小麦都依赖俄乌进口的国家,正在积极寻找新的供应方,但面临诸多困难。更棘手的是,小麦价格的飙升已经加剧了黎巴嫩的经济危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阿富汗、苏丹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年度小麦进口开支占本国GDP的比重非常高,粮食价格的上涨对这些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么,为什么在粮食产量充足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粮食危机呢?答案在于粮食价格。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的高度相关性成为了推高粮食价格的重要因素。过去30年的数据显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价格指数和能源价格走势呈现出紧密的联系。近期的能源价格波动,尤其是天然气的价格飙升,直接影响了化肥的生产成本,进而推高了粮食价格。因为化肥生产中,氮肥合成的主要原料就是天然气。
这场粮食危机的根源并非全球粮食供应不足,而是复杂的因素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今天,任何一个地区的冲突或危机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的影响。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全球层面应对这些挑战,确保粮食安全。这不仅需要各国的努力,也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合作与努力。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导致全球化肥市场波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农业生产大国感受到了更高的生产成本压力。作为全球氮肥的主要出口国,俄罗斯亦成为了巴西等国的重要化肥供应国之一。但前不久,美国农业部长针对俄罗斯化肥的强硬表态引发了全球市场的紧张情绪,使得巴西等依赖俄罗斯化肥的国家迅速做出反应。尽管能源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增加化肥等农资的成本,但这种成本传导到粮食生产中的过程需要时间,目前农资在粮食生产成本中的占比约为12%。那么,为何粮食价格依然高企不退呢?其背后的原因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从一场涉及粮食和能源的暗流涌动说起。前不久,美国总统拜登造访爱荷华州生物处理厂,随后美国环保署宣布对销售混合乙醇汽油的豁免。消息一出,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应声跳涨,创下新高。看似是一场普通的政策调整,背后却隐藏着粮食与能源的微妙关联。当石油价格超过特定水平时,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就变得有利可图,其主要原材料便是玉米。换句话说,能源的上涨引发了一种新型竞争能源争夺粮食,为人类和食品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为此生物燃料技术成为上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推手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公司。这家公司不仅看到了商机,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游说美国加大对生物燃料的补贴力度。终于,在特定时期,美国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据专家测算,粮食价格的上涨中有三分之一是由生物燃料导致的。这意味着生物燃料不仅让生产商获利丰厚,更让一些中低收入国家陷入困境。今年年初,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逼近高位,生物燃料对粮价的推高风险再次受到警告。根据数据,美国玉米用于生物乙醇和燃料的比例仍然很高。这背后的能源逐利齿轮在俄乌爆发冲突前就已加速运转,推动了玉米价格的增长并波及整个粮食市场。这只是粮价上涨的全部原因吗?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在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粮价的上涨并非今年才开始,这一变化早在2020年就已酝酿。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冲击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谷物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其交易主要通过期货市场进行。期货市场反映了市场的心理和情绪波动。而近年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交易量不断攀升,成为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与此美国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释放了涨价信号,让金融投机者嗅到了机会。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也提示了投机资本多于商业资本的现象。这些金融资本背后往往伴随着四大粮商的身影。这些粮商在全球范围内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粮价上涨并从中获利丰厚。除了嘉吉外其他三大国际粮商均为美国企业且与绑定。这背后揭示了粮价上涨不仅仅是供需问题更涉及到复杂的金融和政治因素。因此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推手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多元。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市场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更需关注市场动态理性看待粮价上涨理解其背后的多重因素这样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粮食之价,关乎国计民生之根本,其波动不仅牵动着餐桌上的饭碗,更是整个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基石。吉尔吉斯斯坦因粮食和日用品价格飞涨,引发的内乱,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粮价波动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格鲁吉亚的民众生活因粮价上涨而难以为继,政局也因此动荡不安,持续至今。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人不禁深思粮食问题背后的力量推动者是谁。
在这场全球粮食危机的漩涡中,关于“俄罗斯将引发粮食危机”的言论甚嚣尘上。在这场争论的背后,究竟谁在幕后操纵?谁在煽风点火?谁在暗中搅动市场,又将风暴推向别的国家?粮食问题背后的真相,究竟是如何被操控和演绎的?
在这背后,有一个名字不容忽视美国。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美国在粮食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与此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援助提供者之一,其在全球粮食供应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全球粮食危机来临时,美国是否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否有暗箱操作、操弄生存所系的粮食之举?这些问题值得人们深入。
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粮食危机背后的真相。我们需要让美国这个与世界粮食危机真正脱不开关系的国家,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保障全球人民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