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放疗的神秘面纱(健康直通车第115站)
揭开放疗的神秘面纱:从误解到精准治疗的转变
放疗,这个词汇在许多人心中往往与副作用大、费用高昂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不少患者因为对放疗的恐惧而选择放弃治疗。真相究竟如何?我们特别采访了原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现河北一洲肿瘤医院质子光子精放中心主任夏廷毅,为您揭开放疗的神秘面纱。
夏廷毅主任首先明确指出,放疗是专为治疗癌症而诞生的。从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开始,放射治疗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技术也从最初的外放疗和内放疗,发展到现在的质子线、重离子线等多种射线治疗方式。其射线能量强度不断提升,能够治疗肿瘤的部位也在增加,打击肿瘤的强度更大,适应范围更广。
放疗是如何治疗肿瘤的呢?夏廷毅主任解释,放疗是利用聚焦的高能量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以摧毁肿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尽管放疗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但仍有许多人对其存在误解,甚至“谈放疗色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对放疗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认为其副作用大。夏廷毅主任强调,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和放疗设备的快速发展,肿瘤放疗已经进入精准放疗时代。现代的放疗技术能够精准地杀死肿瘤细胞,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很小。
那么,如何理解“精准放疗”呢?夏廷毅主任用“鸟笼关系”进行了生动的比喻。肿瘤就像笼子里的鸟,而笼子则是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或器官。放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只打击肿瘤(鸟),而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笼子)的伤害。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已经可以实现精准定位、能量聚焦,只打“鸟”、少打“笼子”。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CT、磁共振诊断机、计算机在医学的应用以及高能医用直线等设备问世,放疗技术飞速进步。现在的放疗不仅可以治疗静态的肿瘤,还可以治疗动态的、多个部位的肿瘤。所打的“笼子”越来越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越来越轻。
夏廷毅主任还强调,精准放疗的关键在于“精”,它是精确诊断、精准定位、精细计算和精准施照等技术的完整系统集成。精准放疗在临床上的适应证很广,不仅可以全程参与肿瘤的治疗,还可以与手术、化疗、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等方式联合使用,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该摒弃过去的误解,正确认识放疗,因为它可能是某些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夏廷毅专家为我们深入解读了精准放疗的广泛应用与重要性。精准放疗不仅被用于早期癌症的根治性治疗,还可以有效治疗局部晚期实体肿瘤,甚至在晚期癌症的减症治疗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肿瘤的局部控制,更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性价比极高。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于精准放疗的认知滞后,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被低估。夏廷毅专家对此表示痛惜,并建议加强县、市级优质放疗中心的建立,让放疗与其他肿瘤相关领域和科室形成协同,使更多癌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那么,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呢?夏廷毅表示,约有六七成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都需要接受放疗。以鼻咽癌为例,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及手术难度,放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且疗效显著。是否采用放疗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癌、癌等,视病情也可能有放疗指征。
对于公众对放疗副作用的担忧,夏廷毅表示,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过程中,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反应。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多数轻微,并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有些患者可能将放疗与化疗混淆。夏廷毅强调,放疗与化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肿瘤治疗方法。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可以单独或配合手术治疗局部肿瘤,防止其复发;而化疗则是通过血液系统播散全身组织来杀灭肿瘤细胞、防止肿瘤播散。化疗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掉头发的现象,而只有头部接受放疗的患者才可能局部掉发。
值得注意的是,放疗并非一次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分多次进行。夏廷毅解释,分次治疗有助于正常组织的射线损伤修复,提高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这样的治疗方式,许多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甚至能立刻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应用广泛、价值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