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被誉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与蔬菜兼用作物,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中称之为Potato。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形态多样,如圆、卵、椭圆等。
马铃薯的别称众多,如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因其名字的多样性,植物学家为了统一称呼,给它取了一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马铃薯的传入我国的历史不过百年,据说是由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在我国的气候较凉的地区,如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地,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尤为广泛,使得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马铃薯种植国。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极高,既可以作为蔬菜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也可以作为主食。每食用0.25公斤的新鲜马铃薯,就能产生100多千卡的热量,且食用后有良好的饱腹感。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赖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这使得马铃薯与谷类混合食用时,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马铃薯更是维生素的宝库,其含量丰富且均衡。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更是显著,是许多食物的数倍之多。马铃薯还富含矿物质,如钾、铁等,这些矿物质的含量也是许多食物的数倍至数十倍不等。这些营养成分的存在使得马铃薯成为了营养学家的新宠,被誉为营养之王和十全十美的食物。
除此之外,马铃薯还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它的淀粉在体内吸收缓慢,不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膳食纤维丰富,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并降低罹患结肠癌和心脏病的风险。俄罗斯的一项调查表明,常吃马铃薯的人比不吃的人患传染病的概率低很多。马铃薯还有助于缓解胃溃疡病情。
联合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指出,到2100年,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5亿,可能导致粮食危机。最有可能帮助人类渡过危机的就是貌不惊人的马铃薯。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马铃薯被营养学家们视为蔬菜明星和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之一。它所富含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得它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事实上,在前苏联、保加利亚等长寿之乡,人们的主食就是马铃薯。
马铃薯可以烹饪出各种美味菜肴,既可煎炒烹炸,又可烧煮炖扒。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马铃薯快餐食品更是风靡全球。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马铃薯列为主食,并制作各种点心等小食品。马铃薯也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帮助人们留住岁月的脚步。
马铃薯是一个真正的宝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具有多种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马铃薯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当人们谈及营养丰富、抗衰老的食物时,往往首先会想到高档的珍稀食品,如人参、燕窝等。容易被忽视的是马铃薯这一“大众货”。实际上,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包括维生素B1、B2、B6和泛酸,以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这些成分在人的肌体抗老防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经常食用马铃薯的人来说,它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更能使人衰老得更慢。令人惊喜的是,马铃薯的价格十分亲民,任何人都能轻松享用。相比于其他所谓的“仙丹”,马铃薯无疑是一种更为实惠的抗衰老食品。
不仅如此,马铃薯还是一种极佳的减肥食品。其脂肪含量极低,仅为0.1%,是充饥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日多吃马铃薯,有助于减少脂肪摄入,让身体逐渐代谢多余脂肪。营养专家甚至断言,每餐只吃大豆与马铃薯,便能获得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对于正在减肥的人来说,马铃薯是绝佳的选择。
除了对健康和减肥的益处,马铃薯还是美颜的天然之选。新鲜马铃薯汁液敷面,能显著增白皮肤,并清除色斑,无副作用。马铃薯还对眼周的肌肤有显著的美颜效果,能减轻下眼袋的浮肿,并减少皱纹。对于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易受青春痘和痤疮困扰的人来说,新鲜马铃薯汁是良好的解决方案。
在现代社会,上班族常常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性情不安定的人多吃马铃薯,可以摄取到足够的钙与磷,缓解情绪,使性格变得沉稳。因工作繁重而导致行动迟缓、性情暴躁的人,马铃薯中的维生素B6有助于平复焦躁,加强身体协调性。
马铃薯还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其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通利大便。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它还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疗蔬菜。马铃薯中的优质纤维素在肠道内可以供给肠道微生物营养,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水分,有预防便秘和癌症的作用。
在烹饪方面,马铃薯可以制作出多种美味佳肴,如烤土豆片、一品土豆泥、美味土豆丝煎饼等。在享受美食的也能收获健康。
食用马铃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储存时,应避免暴露在光线下的马铃薯变绿,因为变绿的马铃薯会产生有毒物质。发芽的马铃薯同样有毒,食用时需注意。发芽马铃薯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健康益处的食品。无论是为了抗衰老、减肥还是美颜,都可以多吃马铃薯。在享受美食的也能保持健康。马铃薯:平凡中的非凡之味
对于每100g的马铃薯而言,其中含有的龙葵甙仅为5至10mg。那些尚未成熟、带有青紫皮或是已经发芽的马铃薯,其龙葵甙含量会显著上升至25至60mg,甚至可能高达430mg。大量食用这些特殊状态的马铃薯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这是我们不得不提防的。
在享受土豆美食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了确保安全,食用土豆时必须去皮,并且确保去除所有可见芽眼。切好的土豆丝或片也不应长时间浸泡,以避免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的流失。在购买土豆时,我们应选择皮色正常、无发芽迹象的土豆,以防龙葵素中毒。
说到土豆的历史,它的传奇色彩令人着迷。自1560年被西班牙人皮萨罗带到欧洲,这个看似普通的植物经历了许多曲折。起初,人们只将其视为观赏植物,并不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并喜欢上它,甚至将其视为催情剂。
尽管土豆外表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粗糙,但它的内在品质却让人无法忽视。它既能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在餐桌上,如一锅清水煮熟的土豆,又能通过巧妙的烹饪手法变成美味佳肴。当农人在秋收时节坐在田埂上休息时,剥食土豆的场景,仿佛就是凡高画作《吃土豆的人》中的生动写照。
土豆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它还展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从朴实的农家菜肴到华丽的餐桌美食,土豆不断转变着自己的身份和形态。炸薯条的风靡曾让土豆一度备受瞩目,然而健康意识的提高让人们重新思考这一美食的健康价值。
名厨Corrigan的一句话让土豆开始反思自己的历程:“最好的食物正是要保留它们最本真的一面。”这让土豆意识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它与花生、红薯、芋艿、玉米结成联盟,以“五谷杂粮”的组合重新赢得大众的喜爱。
如今,土豆已经从简单的食材蜕变为家常菜的经典范例,展现了平凡中的非凡之味。无论是简单的煮熟剥皮食用,还是经过精心烹饪的佳肴,土豆都能带给我们独特的味觉体验。它的变化多端和不断进化的品质,让我们对这道平凡中的非凡之味始终保持热爱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