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领导深夜体验北京寒风
在寒风中的坚守与关怀海航员工体验事件
一、事件背景
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张图片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那是海航白金卡旅客拍摄的照片,一位身着单薄的北京基地乘务员在接近零度的寒风中,坚韧地蹲守等车。这份坚持背后暴露的是海航管理层的问题。当顾刚书记得知此事后,立即要求管理层采取行动,强调员工关怀需要真正的用心和关注。一周后的检查发现,尽管其他航空公司已经为乘务员准备了冬装,但海航控股却未能及时调整,仅下发一纸通告而未真正落实保障措施,反映出管理层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二、领导行动
面对这一状况,海航控股的党委班子迅速行动。深夜时分,党委书记刘璐与党委副书记徐军率领党委班子成员亲自体验员工候车环境,在寒冷的夜晚身着夏装站立近一个小时。这一体验行动不仅是为了反思管理疏漏,更是为了唤起对一线员工实际需求的重视。体验结束后,党委班子连夜召开专题会议,承认在员工关怀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包括建立换装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干部一线调研和执行力监督、优化员工后勤保障等。
三、反思与批评
顾刚作为海南省海航集团的联合工作组组长,对此事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指责管理层“坐在办公室四季如一”,未能真正体会到一线员工的艰辛。特殊时期的领导体验行动凝聚了员工的归属感,也让外界看到了领导层对于员工关怀的诚意。舆论普遍认为,虽然此次事件起源于旅客的推动,但领导层的体验式整改行动却揭示了管理机制的僵化,必须将此次行动转化为长期的人性化举措。
四、后续影响
此次事件引发了关于航空公司季节性保障制度的广泛讨论。许多企业意识到,在制定管理政策时,必须结合地域和气候的差异,灵活调整策略。海航控股的股价在事件曝光次日微涨0.92%,市场对其内部改革成效表示关注。此次事件不仅提高了海航的社会关注度,也为其提供了一个改革和发展的契机。希望海航能够以此为契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