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卵障碍性不孕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BMI>24需减重)、低碳饮食、规律运动(每日30-90分钟中等强度)。
药物治疗:口服达英-35降雄激素,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后续使用克罗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
若促排卵无效,可尝试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
2. 其他排卵异常
高泌乳素血症需口服溴隐亭;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诱发排卵。
二、输卵管及盆腔因素
1. 输卵管阻塞/积水
轻症:腹腔镜手术疏通(如伞端粘连分离、导丝介入),术后试孕1年未成功需转试管婴儿。
重症或高龄患者:直接选择试管婴儿(IVF)。
2. 子宫内膜异位症
轻度:腹腔镜切除病灶后试孕半年;
中重度或复发患者:建议直接试管婴儿。
三、子宫及内分泌因素
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辅以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月经失调:性激素六项检查后针对性调节(如黄体功能不足补充孕激素)。
四、辅助生殖技术(ART)
1. 人工授精(IUI):适用于轻度男性少弱精或宫颈因素,需输卵管通畅。
2. 试管婴儿(IVF):
第一代(常规IVF):解决输卵管问题;
第二代(ICSI):针对严重男性不育;
第三代(PGT):胚胎染色体筛查,适用于高龄或遗传病风险。
五、其他注意事项
心理干预:焦虑或压力可能导致功能性不孕,需心理疏导。
规范就医:建议优先选择三甲医院专科,避免私立机构误诊或过度治疗。
治疗需结合年龄、不孕年限、病因严重程度综合评估,从基础治疗(如促排卵)逐步过渡到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