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马岩松聊建筑和艺术
威尼斯双年展策展理念与中国建筑的新时代表达
身为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马岩松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理念,赋予了展览全新的生命力。他所提出的“容智慧”主题,不仅是对中国建筑的挖掘,更是对全球议题的敏锐回应。
在马岩松的眼中,建筑并非孤立的创作品,而是与自然、文化、历史紧密相连的载体。他通过良渚文明与北京中轴线的跨时空对话,展现了传统智慧与未来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样的展览,无疑是对“非符号化”的中国表达的深刻诠释,使得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岩松强调,建筑应该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衢州体育公园、嘉兴火车站等项目中,他巧妙地让建筑隐入植被景观,仿佛建筑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山水城市”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诠释。
他认为未来的建筑需要结合科技、自然与艺术,超越物理形态的局限,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精神需求。这样的建筑,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更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
城市观察与文化思考
马岩松的新书《二十城记》记录了他的全球游历体验,他从个人的视角出发,解读城市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主张“人工应与自然对话”,在北京胡同泡泡项目中,他将现代设计完美融入传统社区,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和谐共存。
在国际视野下,中国建筑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马岩松认为,中国建筑的国际化应避免符号化的杂交,而是应该从传统的土壤中生长出当代的语言。他的代表作如梦露大厦、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等,都体现了这一深刻的理念。
马岩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念,为中国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的策展理念、建筑实践和文化思考,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建筑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