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接诊怀孕不报告被追责
标题:辽宁一未成年受害者遭遇性侵流产案,诊所与医师双双受到法律制裁
副标题:医疗机构违规接诊未成年人手术引发社会关注,制度改进与法律追责双管齐下
在辽宁省东港市,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悲剧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门诊部的妇科医师季某某,在面对怀孕未成年人孙某某时,明知其身份且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仍然违规实施了人工流产手术。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医疗机构并未履行强制报告的义务,且本身并不具备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资质。这起不仅凸显了医疗机构的疏忽,更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严重侵害。
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后,揭示了更为惊人的事实:自2021年2月起,未成年受害人孙某某多次遭到孙某汝的性侵,并因此两次怀孕流产。最终,被告人孙某汝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一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反思。
处理结果与法律依据方面:
东港市卫生健康局对涉案的门诊部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两万元,并注销了相关科室的资质。这是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严厉制裁,也是对全市医疗行业的警示。
医师季某某因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被暂停执业活动六个月,并接受相关法律责任的教育和培训。卫生健康部门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行业强制报告制度的专题培训,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法律基础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时,应立即履行报告义务。《医师法》也明确要求医师对法定报告情形及时履行报告义务,对于违反者将依法给予最高可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强制报告制度意见》也将“不满14周岁女性怀孕流产”列为必须报告的情形之一。
为了预防类似的再次发生,东港市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制度改进。通过电子屏幕、微信宣传等方式,强化医疗机构的法律意识,提升强制报告制度的执行力度。此次作为最高检的典型案例发布,也凸显了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刚性约束和零容忍态度。
这起不仅是对医疗行业的警示,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深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每个人的责任,任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希望通过这次,能够引起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的关注,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对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我们必须零容忍,坚决予以打击。也需要通过制度改进和法律教育的加强,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