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暖手器不合格率达65.1%(电热暖手器不合格)

生活知识 2025-04-24 10:54生活知识www.buyunw.cn

暖手宝问题多,不合格率高达65.1%,如何选购让人忧心?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电热暖手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暖手宝”,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头好。由于其方便携带、价格亲民,深受大众喜爱。这种看似普通的产品却频频引发安全事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5.1%,让人不禁忧心。

在呼和浩特,一位女士家中的“暖手宝”在充电时突然自燃,火焰瞬间吞噬了桌面。而在江苏扬州,一次火灾事故也是因为“暖手宝”充电时自燃引发的。更令人痛心的是,湖北新洲的一起事故中,一位女士的儿子因“暖手宝”爆炸而烫伤,需要进行植皮手术。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检测发现,电热暖手器的六个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其中“元件”不合格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一些产品缺少温度控制保护元件,导致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引发爆炸。部分产品采用电极加热的方式也存在触电隐患。

在检测机构,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电热暖手器内部结构都相同。那小块如指甲盖大小的器件,很多产品内部就没有。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这个小小的金属片是电热暖手器温度控制的一道重要安全阀。缺少这种元件的产品在充电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裂。一些不合格产品的电热暖手器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电极加热”的方式,导致充电时里面的液体带电,存在触电隐患。

那么,如何选购安全的电热暖手器呢?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品牌,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检查产品的标识和说明书是否齐全,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选购时,应选择采用电热管式或电热丝式的暖手器,避免购买电极式的产品。因为电极式暖手器在充电工作时,液体直接和带电部件接触,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在购买时还可以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探访电热暖手器的质量隐患

在寒冬季节,电热暖手器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暖心伴侣。近期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一些电热暖手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令人不禁担忧。

安徽省质检院电子电器所的高级工程师丁宏指出,部分电热暖手器采用电极加热器件,其结构简洁到只有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直接对液体进行加热。这种简单的构造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一旦发生漏液,触电的风险随即而来。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顾消费者的安全,采用这种元器件,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据了解,在国家的监督抽查中,发现大多数不合格产品都存在温度控制元件和电极式加热方式的问题。一些标称哈尔滨市三灯电器厂、上海康雪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慈溪市沃尚电子厂等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被检测出存在四个不合格项目。这些电热暖手器虽然在外观上有所创新,但内部结构,尤其是安全性方面,却鲜有进展。

电热暖手器自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市场以来,一直属于非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内的产品。这一属性使得大量规模有限、能力不足的企业涌入市场,其中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为了降低成本,这些企业往往采用劣质材料和电极式加热元件,甚至不安装温控装置或使用劣质的温控装置,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障。

丁宏工程师进一步分析,电极式加热器件与合格的U型电热管或电热丝加热器件相比,成本差异显著。一个电极式器件可能比合格产品节省十几元的成本。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累计成本节约相当可观,因此许多企业选择使用这种廉价但不安全的产品。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责令相关企业立即整改,并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相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电热暖手器时,应更加关注其安全属性。存在极大危险的电极加热式电热暖手器,其结构上的特殊性非常容易识别。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摸方式,避免购买这种不安全的电热暖手器产品。安徽省质检院电子电器所的另一位高级工程师董磊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可以检查充电接口,如果只有一个结构单元并且能摸到两个像触角的电极,这种暖手器很可能就是采用电极加热的不合格产品。

在此呼吁广大消费者,关注电热暖手器的安全性能,选购安全可靠的产品,保障自身权益。也期待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推动电热暖手器行业的质量提升。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