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孕是什么原因
免疫性不孕是指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不孕症,其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生殖相关物质(如精子、卵子或胚胎)识别为“外来异物”并发动攻击,从而阻碍受孕或妊娠维持。以下是主要原因的详细分析:
一、自身免疫因素
1. 自身免疫性疾病
若女性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系统可能攻击自身组织,包括生殖系统成分(如卵巢或子宫内膜),导致不孕。中医理论认为,此类问题与肾精亏虚、肝脾失调相关,需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恢复免疫平衡。
2. 抗透明带抗体
卵子透明带若被自身抗体攻击,会阻碍精子穿透卵子,形成“卵子过度自我保护”现象,导致精卵无法结合。
二、同种免疫因素
1. 抗精子抗体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女性生殖道可能将精子识别为异物,产生抗体使精子凝集、活力下降或死亡。男性若因外伤(如血睾屏障破坏)产生抗精子抗体,同样会影响精卵结合。后精子在阴道停留时间过长可能加剧此反应。
2. 其他生殖相关抗体
如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等,可能干扰胚胎着床或卵泡发育。
三、免疫调节失衡
1. 生殖力与免疫力的博弈
不孕是否持续取决于两者相互作用:免疫力占优时长期不孕,生殖力占优则可妊娠。例如,妇科炎症或宫腔手术可能打破免疫平衡,引发暂时性不孕。
2. 自然杀伤细胞异常
这类免疫细胞活性过高可能攻击胚胎,与复发性流产或种植失败相关。
四、外部诱因
1. 生殖道感染或手术
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或宫腔操作(如人流)可能触发局部免疫反应。
2. 血型不合的溶血问题
少数情况下,母婴血型不合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不孕。
诊断与治疗提示
确诊需排除其他不孕因素,并通过后试验、抗体检测(如抗精子抗体)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避孕套隔离疗法、免疫抑制剂或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中医则侧重补肾调肝健脾以恢复免疫稳态。
若备孕超过1年未果(35岁以上为半年),建议夫妻双方共同筛查免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