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覆盖了不孕不育治疗的核心项目^^。以下是具体政策要点:
一、覆盖范围
1. 项目类型
多数省份纳入8-13项核心辅助生殖项目,包括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例如山西纳入13项^^,贵州纳入12项^^,广东、河北等地纳入8项^^。
部分省份还包含输卵管造影等不孕不育检查项目^^。
2. 报销比例
职工医保报销比例普遍为60%-75%,居民医保为50%-65%^^。北京、广东等地报销比例可达70%-90%^^。
部分省份不设起付线,如深圳、四川等地^^。
二、实施效果
经济减负:山西1.4万参保患者已报销2451万元^^;山东政策实施首月为7903人次报销746万元^^。
周期费用:原需2万-3万元/周期,医保后自付降至0-10000元/周期^^。
三、注意事项
1. 限定条件
需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且多数省份限定每人终身报销1-3次^^。
需符合卫健部门诊断标准,如广东要求备案后1年内有效^^。
2. 地区差异
具体项目、报销比例以参保地政策为准。例如广州职工医保试管婴儿周期可省8500-11000元^^,而河北城乡居民医保报销50%^^。
如需更详细政策,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登录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