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 多吃韭菜少吃黄瓜
冬春换季之时,气温起伏不定,正是流感等疾病高发之际。根据中医养生理论,食物对此季节的身体不适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我们该如何选择食物来维护健康呢?
随着冬春换季,阳气开始生发。根据“天人相应”的原则,我们应注重保护人体阳气,并多吃温性食物。比如,韭菜、羊肉等,它们不仅能够驱散寒气,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葱中的葱辣素、大蒜中的大蒜素都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韭菜不仅味道美妙,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等营养成分,是冬春换季时的养阳佳品。人们可以继续享受如羊肉等温补肾阳的食物。
相对应的,寒性的食物如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则要少吃,以免阻碍体内阳气的生发。对于那些经常感到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内热症状的人,不宜过多食用温性食物。他们可以适量增加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萝卜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于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与现代医学中强调提高免疫力防病有着相似之处。多摄入维生素C可以帮助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强免疫力,预防因气候干燥引发的鼻子出血等症状。白萝卜、青椒、西红柿等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温性食物,这个季节可以多吃。
随着换季时气候逐渐变暖但仍不稳定,我们需要增加热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补充热量的理想选择。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奶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蛋白质不仅能提供热量,还是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老人、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换季时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春季是儿童生长最快的季节,蛋白质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体质较弱、易感冒的人可以多吃大枣、山药、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同样能增强免疫力。
冬春换季时,我们应该根据中医养生的原则,选择适合的食物来维护健康。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都是这个季度的健康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