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靠大鱼大肉?吴明珠:素食者吃对3料理抗寒

女性不孕 2025-05-07 23:50女性不孕不育www.buyunw.cn

谈及冬令进补,多数人立刻联想到的是姜母鸭、麻油鸡、羊肉炉等滋补美食。对于素食者来说,这些传统滋补佳品显然无法触及。对此,吴明珠中医师指出,其实冬天进补并不一定需要大鱼大肉。只要选对补肾食材,即使是素食者也能吃得健康、不怕冷。

杜绝手脚冰冷,冬天的养生关键在于补肾。为什么冬天要特别强调补肾呢?吴医师解释道,传统中医认为,冬季阳气封藏,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冷、畏寒等阳气不足的症状。而天气寒冷更易损害肾脏阳气,引发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等疾病。冬季养生应以调整肾脏阴阳平衡为重点。

对于素食者而言,由于饮食中蛋白质、血红素摄取不足,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畏寒等问题。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补充来加速气血循环、滋阴补肾,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明珠中医师特别推荐了一些中药材和食材,如黄精、杜仲、何首乌、黄耆、当归、枸杞子、老姜、胡椒、小茴香等,都是很好的养血、补肾食材。只要善加搭配,即便不加入具有补阳气作用的肉类食物,也一样能发挥补肾、补阳的功效。

接下来,吴医师为素食者推荐了3道中医食补良方,既美味又滋补:

第一道:苦茶油三杯菇。这道菜品以杏鲍菇为主料,结合九层塔、老姜等食材,通过苦茶油的烹制,不仅让素食者能享受到口感丰富的美食,还能达到补肾、滋阴养阳的效果。

第二道:麻油桂圆面线。这道面线菜品加入了桂圆、麻油、老姜等食材,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对于素食者来说是一道很好的冬季滋补食品。

第三道:中医推荐的补肾佳品姜母茶。以老姜和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补肾助阳的功效,适合所有人群饮用。

此外还有许多中医食补良方等待素食者们去尝试发掘。只要选对食材、善加搭配烹制,素食者同样可以在冬天吃得健康、温暖。让我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也能轻松达到补肾、滋阴养阳的目的,不再让寒冷的冬天困扰我们的身体。进补不必靠大鱼大肉,吴明珠素食者的抗寒食谱

作者:有爱就有恨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智慧,如同进补这件事。不必总是依赖大鱼大肉,选择合适的素食料理也能有效抗寒。今天,就跟随吴明珠的食谱,素食的温暖之道。

做法一:姜香桂圆枸杞炒面线

1. 姜切丝,枸杞用水轻洗去尘,鸡蛋打匀备用。

2. 平底锅中加入黑麻油,小火煸香姜丝,随后加入桂圆翻炒。

3. 倒入蛋液,待其煎熟后盛起备用。

4. 原锅倒入米酒与适量水,煮滚后加入面线。

5. 最后加入枸杞略煮即可起锅。

作用:黑芝麻油滋阴养肾、润肺化痰;桂圆活血化瘀、补气血;而枸杞则能养阴补血、滋补肝肾。三者结合,为身体带来温暖与活力。

注意事项:感冒、咽痛、腹泻者慎食。

做法二:暖身补血中药汤

药材:黄耆、党参、枸杞、红枣等。

材料:黑木耳、山药、海带、豆皮等。

1. 生姜洗净切片,黑木耳洗净切块,海带洗净备用。

2. 山药洗净去皮,蒸熟备用。

3. 药材冲洗后装入麻布袋中备用。

4. 锅中装七分水,放入生姜与药材,大火煮滚。

5. 接着加入黑木耳、海带、山药,小火慢炖至食材软熟即可。

此汤集黄耆、党参补气活血之效,黑木耳、山药滋阴补肾之益,更有生姜温经散寒之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材,增加饱足感,避免过度滋补引发上火。

注意事项:感冒、咽痛、腹泻者不宜食用。

除了食补,适度按摩以下穴位也能活络气血、保持温暖:

气海穴:位于肚脐下两指宽处,按压有助调养肾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关元穴:任脉之穴,位于肚脐下四指宽处,刺激此处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之效。

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耳朵下缘往内3指宽的凹陷处,按摩此穴有助于预防感冒,活络气血。

三阴交穴:位于脚踝内侧上方四指宽处,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冷。

涌泉穴:位于脚心2/3处,按摩此穴可益精补肾,活络气血。

生活中的小细节,如选择合适的食材、适度按摩穴位,都能为我们带来身体的温暖与活力。吴明珠的素食抗寒食谱,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温暖与健康。

上一篇:怀孕6个月能吃柿子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