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达斯误卖模型
事件回溯:杭州江女士在哈根达斯遭遇的“非卖品”尴尬
在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畔,江女士带着欢声笑语的孩子及亲友享受着美好的游玩时光。2019年6月2日,她们在哈根达斯的一家门店选择了一杯名为“果仁酸奶”的饮品,期待在悠闲的午后享受这份美味。
美好的午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当孩子用勺子舀起那杯酸奶时,却发现它异常坚硬,几乎无法移动。仔细查看,江女士震惊地发现,她们所购买的产品竟然是一个标注着“非卖品”的仿真模型!杯身的底部是硅胶材质,而顶部虽然摆放着真实的果仁,但长期暴露在展示环境中,也存在变质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尴尬情况,江女士非常担忧。她担心孩子可能误食了长期存放的果仁,立刻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幸运的是,孩子并未出现异常状况。
事后调查发现,这次事件完全是哈根达斯门店的失误。由于当日客流量巨大,店员在繁忙中误将仅用于展示的硅胶模型当作现制产品售出。这种模型只是为了展示,底部硅胶部分是不可食用的。而顶部虽然摆放的是真实果仁,但长期暴露在展示环境中,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这次事件,哈根达斯虽然承认是店员的失误,但坚持称果仁是实物,模型只是为了展示。而江女士则要求品牌方承担孩子全年健康监测的责任。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协商陷入了僵局。据后续报道,哈根达斯最终对此事件进行了官方道歉,并与消费者达成了和解。但具体的赔偿方案并未公开。
类似的事件背景让我们看到,哈根达斯在食品安全和服务方面并非第一次出现问题。此次误售模型事件暴露出该品牌在高峰期培训、样品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时需格外注意产品标识,尤其是那些标注“非卖品”的展示样品,以免发生类似的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此类问题,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