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不止有三伏贴
专访李晓屏医生:冬病夏治并非只有药贴华山一条路
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李晓屏医生以其深厚的中医造诣,吸引了众多病患的目光。随着贴敷季节的来临,关于冬病夏治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在多数人眼中,冬病夏治似乎只有药贴这一途径。李晓屏医生为我们揭示了中医的丰富多样与博大精深。除了药贴之外,三伏灸、熨敷、滋补等中医疗法都能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三伏灸作为代表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接受。
三伏灸:调理呼吸的新选择
李晓屏医生详细介绍了三伏灸的原理和功效。当姜片被放置在皮肤表面的穴位上,艾绒隔着姜片对穴位进行烧灼时,便在灸火的作用下达到了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效果。这一方法被形象地称为“隔姜灸”。艾绒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鲜姜则可驱寒发表、痛经活络。两者结合,既避免了艾绒可能灼伤皮肤的风险,又协同发挥了其各自的功效。
三伏灸主要适用于哪些疾病呢?李晓屏医生指出,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反复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肺系疾病。对于女性痛经问题,三伏灸同样有着显著的疗效。其原理在于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在接受三伏灸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经历轻微的灼痛感,但同时也会感受到温暖和发热。每个疗程需要持续9天,每天进行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三伏灸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它主要针对体虚、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痛经等特定症状的患者。通过李晓屏医生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中医的冬病夏治并非只有药贴华山一条路,而是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在中医的博大精深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治疗的多样性,更看到了对身体的深层次理解与关爱。李晓屏医生的讲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中医奥秘的窗户,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