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用药一定要仔细
中药治疗感冒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药品。如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药,都是治疗感冒的良方。感冒,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当前,尽管对抗病毒的药物众多,但其效果并不确切,因此对症治疗是关键,需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感冒药。
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能有效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并带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减轻鼻粘膜充血的药如苯丙醇胺,能够选择性地收缩鼻粘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
在抗病毒方面,中药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柴胡,不仅能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起到明显的解热作用,还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柴胡在抗病毒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性疾患都有治疗作用。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三种。依据不同的症状,用药也有所区别。例如,风寒型感冒可选用感冒冲剂、通宣理肺、小柴胡片等。风热型感冒则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暑热型感冒则选用藿香正气冲剂或口服液。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常用于治疗感冒的西药对孩子有潜在的危害。小儿感冒用药需要特别慎重。一些药物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等含有对造血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成分,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复方阿司匹林等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对于幼儿,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类药物。
专家提醒,对待感冒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老人和婴幼儿。但也不必惊惶失措,滥用感冒药或跟着广告用药都是不妥的。感冒一般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反而可能增加身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除非发生合并细菌感染或肺炎,否则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也有可能引起过敏。在服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忌口,一些药物如六味地黄丸也不应随意服用。对待感冒和用药需理性、谨慎,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