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等大咖专家汇聚银川共谋黄河流域双碳发展
在宁夏银川这片热土上,一场关于“双碳”目标的盛会如火如荼地展开。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清洁能源、环境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业界翘楚,他们共同见证了银川在“双碳”实践中的辉煌成果,为这片土地的绿色转型发展献智献策。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论坛上分享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刻见解。他强调,全球绿色低碳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国都在积极抢占绿色发展的先机。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状况频发,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气候危机的紧迫性。
解振华特使指出,《巴黎协定》明确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国际合作的制度安排,彰显了全球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的碳排放、GDP和人口比例都在持续增长,这预示着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即将到来。尽管近期欧洲一些国家的气候政策出现回拐,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止。
我国为了达成“双碳”目标,建立了完整的工作领导小组和“1+N”的政策体系。在保持战略定力的我们坚持转型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耗均大幅下降,累计节能和减排的成果令人瞩目。
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亮点。我们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其他国家,规划中的大规模风光发电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度都是世界领先的。这些实践证明,气候行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多个领域协同发展,还将带动新产业、新投资、新就业,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产业链、工业链的韧性,并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需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路径。在这场全球绿色低碳的变革中,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我国的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此次黄河流域(银川)的“双碳”创新高峰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共同为银市的绿色转型发展助力。让我们携手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黄河流域,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是我国农业、工业与能源的心脏地带,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宝库。这里,传统能源资源富集,尤以煤炭储量之丰令人瞩目,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这片土地的“风、光”资源得天独厚,太阳能与风能潜力巨大。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宁夏承载着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使命。
面对能源结构偏重、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宁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确保原材料安全并贯彻落实“双碳”工作的要求?这个问题对于宁夏乃至全国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近日,我们参观了银川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看到了宝丰集团正在的能源转型之路。这是一个典型的示范案例,展示了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可行性。
在宁夏银川的“双碳”成果展上,我们见证了区域内的城市、农村、园区、企业为实现“双碳”目标所做的积极努力。这些成果不仅显著,更坚定了我们实现30年、60年前碳达峰和中和目标的信心。
在此,我想分享几点意见。我们要推动传统化石能源的转型升级,实现高效利用。发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是关键。在宁夏,这一行动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涉及到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控制。我们要充分挖掘当地的风光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新模式。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发展规模化储能,我们有望降低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绿氢产业应得到鼓励和支持。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拓展氢能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在这一领域,全球众多国家都在积极行动,我们也看到了北京市出台的20条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我相信,银川将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绿氢发展之路。
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是另一重要方向。推动屋顶光伏、节能建筑改造以及低碳交通综合枢纽建设是关键举措。最近,中石化等企业的动作也显示出了行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决心。
我们要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推进与中东等地区的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通过贸易、技术、投资合作,服务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能源、环境、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和院士。我希望与会专家深入研讨,为黄河流域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市长赵旭辉也指出,银川市正在全力打造新型产业,努力在黄河流域作出示范。真诚希望与会各方广泛交流、深入,为银川的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文开表示,他们愿意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决策支撑。我们共同期待黄河流域的绿色明天!我整形网携手银川市与行业专家共筑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今日盛大举行的论坛上,我们与银川市、众多业界专家及合作伙伴齐聚一堂,聚焦“创新绿色发展”主题,共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路径及绿色低碳的未来方案。我们渴望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以期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刘世锦,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他在论坛上的发言深具洞察。刘世锦指出,中国的能源转型应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他阐述了现实减碳的三种类型,并强调我们应当采取进取型降碳战略,关注创新型减碳,为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以实现双碳目标。
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在论坛上分享了企业的实践行动。他表示,电力、化工是“双碳”领域的主战场,每个企业都应积极行动,承担“双碳”责任。宝丰集团响应国家、自治区和银川市的战略号召,努力推动新旧动能转化、能源绿色替代、产业绿色升级和行业绿色变革。他们通过“绿电生产绿材料再制造绿设备”的“三绿”模式打造全国首个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助力新能源健康发展,为宁夏“先行区”建设贡献力量。
胡晓炼,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党委书记与中国原副行长,她在论坛上强调了金融在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金融通过将低成本、长期性的资金引导到绿色领域,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此次论坛集结了政、商、学界的精英力量,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懈,一定能够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