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关于新疆棉的声明
阿迪达斯与新疆棉花的风波:从误解到重建信任的历程
一、事件背景
在2021年3月,阿迪达斯跟随部分西方品牌公开表态抵制新疆棉花,声称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这一不明智的举动立即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连续下滑,长达八个季度。新疆棉花的争议并非仅仅关于商业利益,更是关于事实真相的较量。中国新疆棉花生产已经高度机械化,所谓“强迫劳动”的指控纯属不实信息。阿迪达斯等品牌的抵制行为显然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和对事实的尊重。
二、阿迪达斯的曲折之路
在事件初期,阿迪达斯的态度并未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他们仅仅通过声明表示要“加强本土营销”,而没有正式道歉,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引起了消费者的更大不满。在2023年9月,阿迪达斯CEO首次承认“在华犯错”,并宣布停止抵制新疆棉。为了重建信任,阿迪达斯承诺未来五年在华投资10亿欧元。他们重新推出了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系列,如Samba系列,并在上海开设快闪店以吸引消费者。他们也开始尝试文化融合,提出“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强调本土化设计与合作。
三、市场反应与影响
阿迪达斯在新疆棉事件后的市场表现可谓惨淡。大中华区的营收锐减,市值也大幅下降。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其市值累计蒸发约1800亿人民币。尽管阿迪达斯正在做出努力来挽回市场,但其CEO坦言恢复信任需要时间,至少在2025年之前难以完全恢复。中国年轻消费者对阿迪达斯缺乏诚意的道歉持保留态度,许多人开始转向支持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
四、解读
阿迪达斯从抵制新疆棉到公开认错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品牌在面对政治敏感议题时的困境以及与中国市场利益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市场的压力,更要重新思考如何尊重事实、尊重中国市场。尽管阿迪达斯正在尝试重建信任,但信任的恢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更实质的行动和时间来证明其诚意。这场风波也提醒所有国际品牌,尊重事实、尊重市场是长久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