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会传染!家长蛀牙多 宝宝易患龋

男性不孕 2025-05-04 16:32男性不孕症www.buyunw.cn

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平均有超4颗蛀牙。牙齿健康不仅与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有关,还与遗传息息相关。宝宝的牙齿形态、结构和排列,都源于父母基因的遗传。

在每年的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公众提高牙病预防意识,增强口腔健康观念。今年,他们还发布了“爱牙知牙,百问百答”系列课件,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行为。

你知道吗?日常刷牙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牙齿受损。每天努力刷牙的你,是否想过自己刷牙的方式可能不对?用力横刷、方向不对,就容易造成牙齿楔状缺损。这种缺损呈“V”形,就像木匠用的楔子一样。除了用力横刷,牙颈部的薄弱结构、龈沟内的酸性渗出物,以及长期的咀嚼力都可能导致缺损的发生。

那么,如何判断牙齿是否已被刷“残”了呢?牙齿的楔状缺损程度可以分为三种:轻、中、重。轻度缺损可能只是轻微的敏感症状,检查时发现缺损很少甚至没有;中度缺损在遇到冷热酸甜刺激时会有明显的不适;重度缺损可能导致牙髓腔暴露甚至牙齿的横向折断,这时就需要根据缺损的程度进行根管治疗或拔除。

除此之外,儿童牙齿患龋率非常高。医生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患儿牙齿表面有黄白色的斑块,甚至有的有釉质缺损。许多家长误以为给孩子补钙和维生素D就能使牙长好,其实不然。虽然牙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钙、磷、氟、维生素B1和维生素D等,但牙齿萌出后补钙对牙齿钙化的帮助却是微乎其微。

牙齿的发育始于胎儿期,母体不良机体状态或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胎儿牙齿发育出现不可逆的改变。孕期妈妈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宝宝的牙齿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家庭中的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龋病危险因素的传递。家长口腔中的致龋细菌可能通过亲密接触传递给宝宝,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良好的喂养习惯。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葛立宏理事长表示,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它可能引发疼痛、牙龈肿胀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口腔健康,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绽放最美的笑容。对于预防儿童青少年龋齿以及口腔健康,有很多实用的建议和注意事项。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

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至关重要。建议采用圆弧刷牙法,确保每一颗牙齿都得到细致的清洁。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有助于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

对于儿童来说,保护第一颗恒磨牙尤为重要。建议在6至8岁时进行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11-13岁进行第二次恒磨牙窝沟封闭,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并半年进行一次涂氟,这些措施都能为儿童的口腔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除了日常的口腔清洁,小宝宝也需要使用牙线。很多人误以为只有成年人才需要使用牙线来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实际上,只要孩子的牙齿紧密靠在一起,就需要使用牙线。专家建议使用牙线签,其造型可爱,牙线稍短,非常适合孩子使用。正确的体位和刷牙方式同样重要,确保孩子能够舒适地接受牙线的清洁。牙刷与牙线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全面的口腔清洁。牙线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正确使用不会损伤牙齿和牙龈。

人们常常把长口疮看作是上火的表现,但实际上口腔溃疡的成因并不单一。除了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导致的)外,还有创伤性溃疡和由不良刺激因素引起的口腔溃疡。对于创伤性溃疡,我们必须及时去除不良刺激因素,否则长久不愈有可能引起口腔内的癌变。

为了预防口疮的侵扰,专家建议避免粗糙、硬性食物和过烫食物,减少黏膜的创伤。我们还要尽量做到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少食烧烤、腌制、辛辣食物。保持有规律的进餐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焦虑情绪。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也非常重要。

口腔健康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只有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才能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爱自己的口腔健康吧!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