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会吃、吃够,有助延年益寿(健康直通车(第
核心推荐:老年人膳食指南解读
对于步入人生的黄金时期老年阶段的每一位长者而言,合理的膳食与充足的营养是健康长寿的基石。近期,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营养学会共同发起的全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20222025年),发布了的老年人膳食指南,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科学的饮食建议。
一、一般老年人膳食指南核心推荐
1. 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以大豆制品为日常必备。鼓励共同就餐,享受食物美味,激发食欲,保持对食物的热爱。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的体重。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评估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
二、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核心推荐
1. 食物多样,选择多种方式进食以适应身体需求。优先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适当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类,配以适量的蔬菜水果。关注体重变化,定期进行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适时合理补充营养,提高生活质量。坚持健身与益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膳食误区,专家进行了解读:
误区一:“吃素更健康长寿”
长期以来,“吃素更健康”“吃素更长寿”的观念深入人心。新版膳食指南明确指出,随着老年人的活动减少,对能量的需求降低,但对大多数营养素的需求并未减少,反而可能增加。“吃素更长寿”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老年人需要保证动物性食物和大豆制品的充分摄入,这两类食物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且消化吸收利用率高。
误区二:“千金难买老来瘦”
许多老年人认为瘦就代表身体健康。科学研究发现,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新版膳食指南强调老年人应保持适宜体重,体质指数(BMI)最好保持在20.026.9。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老年人应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的调整。食物选择上,应做到餐餐有蔬菜,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选择不同种类的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高龄老年人的食物应以细软为主,以满足其咀嚼吞咽能力下降、身体较为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特点。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老年人健康的基础。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根据新版膳食指南,做到合理膳食、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针对高龄老年人群体,他们的体重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孙建琴提醒我们,体重下降可能是营养不良和健康恶化的信号。由于高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他们常常面临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的问题,这使得营养不良、贫血、肌肉衰减、骨质疏松和衰弱等疾病频发。对于这些老年人,需要更为精细化的营养支持和医学营养补充。养老院、医院和社区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营养筛查和指导,并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为他们合理补充营养。
在新版膳食指南的指引下,老年人除了注重营养摄入,还应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以延缓肌肉衰减,这也是保持适宜体重的重要途径。张坚指出,户外活动,尤其是在阳光下的活动,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能增强骨质,提高关节柔韧性。但老年人运动时需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方式,避免过量引发的肌体损伤或跌倒。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局部肌肉劳损,因此老年人应减少久坐和静止的时间。
除了生理需求,进食也是一种社交行为。新版膳食指南特别强调了共同就餐的重要性。张坚表示,老年人食欲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肌体功能减退、味觉、嗅觉、视觉能力下降等。除此之外,药物影响和情绪因素也不容忽视。独居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郁闷的情绪,这也可能导致食欲下降。要具体分析原因,并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群体活动,与他人一起制作和分享食物,这样有利于愉悦身心、激发食欲。
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关注体重变化、合理营养摄入、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和保持良好食欲都是至关重要的。养老院、医院和社区应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帮助老年人度过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