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分泌失调
激素水平异常: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排卵障碍,常见于压力过大、情绪焦虑、熬夜或环境变化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现为月经稀发、肥胖、多毛或痤疮,因高雄激素和排卵障碍导致。
高泌乳素血症:垂体肿瘤或药物可能导致泌乳素升高,抑制排卵。
2. 生活方式与外部因素
过度减肥或剧烈运动:短期内体重骤降或高强度运动(如运动员、舞蹈演员)可能引发闭经。
药物影响:精神科药物(如抗抑郁药)、避孕药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干扰月经周期。
3. 卵巢或子宫病变
卵巢功能衰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早衰会导致月经延迟甚至闭经,伴随潮热、失眠等症状。
子宫内膜损伤: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或结核可能造成宫腔粘连,阻碍内膜脱落。
4. 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减或甲亢均可影响月经周期。
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如席汉综合征(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坏死)或长期消耗性疾病。
5. 中医视角
肝郁气滞或气血不足:情绪压抑(肝郁)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可能导致经血不畅或量少。
建议与注意事项
短期观察:若偶尔推迟且无其他症状,可调整作息、缓解压力后观察1-3个月。
及时就医:若推迟超过3个月、伴随异常出血或不孕,需检查激素六项、B超(如排查多囊或垂体瘤)。
治疗方向:根据病因可能需激素替代疗法(如黄体酮催经)、药物调节(如溴隐亭降泌乳素)或生活方式干预。
若计划怀孕,建议系统评估排卵功能及生殖系统健康,必要时咨询生殖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