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诊断标准
1. 时间界定
35岁以下女性:夫妻同居且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满1年未孕,可诊断为不孕症。
35岁以上女性:因生育力随年龄下降,备孕半年未孕即可诊断为不孕症,需尽早干预。
部分传统观点提到原发不孕需同居2年未孕,但现代医学更倾向于1年标准。
2. 分类
原发不孕:从未有过妊娠史。
继发不孕:既往曾妊娠(包括流产、分娩等),后未避孕1年未孕。
二、关键生理条件
1. 女性因素
排卵功能:需有正常排卵,月经紊乱(如闭经、稀发)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障碍。
输卵管通畅性:输卵管堵塞或粘连会阻碍精卵结合,需通过造影或腹腔镜检查。
子宫环境: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可能影响胚胎着床。
2. 男性因素
精液异常(如少精、弱精、无精)是常见原因,需通过精液常规检查确认。
三、辅助诊断与注意事项
1. 检查项目
女方:基础激素检测(月经第2-4天)、超声监测卵泡、输卵管造影等。
男方:精液分析、性功能评估等。
2. 心理与年龄因素
长期焦虑可能影响受孕,建议放松心态。
高龄(尤其女性≥35岁)需缩短备孕评估时间。
四、需排除的干扰因素
避孕措施:需确认未采取任何避孕手段。
性生活频率:规律性生活(每周2-3次)是前提。
若符合上述标准,建议夫妇共同到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