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早比的是什么
优生优育 2025-08-21 17:51优生优育www.buyunw.cn
成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源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比较与。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东汉赵岐的《三辅决录》中,是书法家张伯英对自己书法水平的一次自我评价。
在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富有的故事。张伯英在书法领域有着极高的追求和自我认知,他深知自己的技艺与当时的顶尖书法家崔瑗、杜度相比仍有不足。他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的书法技艺在同时代的罗晖、赵袭之上。于是,他自我评价道:“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这句话后来演化为成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为了表达某种中间状态的常用语。
崔瑗和杜度,是当时被誉为书法界的巨擘,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被后人视为典范。张伯英自知在技艺上尚未达到他们的境界,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技艺不精湛,而是体现了他对自我的谦逊和清醒的认知。而罗晖和赵袭虽也有其独到之处,但在张伯英眼中,他们的技艺尚不足以与自己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后来逐渐从书法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官职、财富等。它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心态和生活的哲学。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评价自己的处境,认为自己虽然不够完美,但也不是最差。这种心态既能够让人保持谦逊,也能够激发人的进取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说法认为该表述可能更早出现在《战国策》关于千里马的典故中。经过主流考证,仍认定该成语起源于书法领域。无论是哪种说法,这个成语都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上一篇:郑州一门面房发生爆炸
下一篇:2012nba全明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