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的古代说法 不孕不育的古代说法有哪些

试管婴儿 2025-10-07 13:10试管婴儿www.buyunw.cn

在古代中国医学文献中,不孕不育有多种称谓和分类方式,反映了中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以下是主要的古代说法:

一、基本称谓

1. 无子

  • 这是最普遍的说法,泛指夫妻无法生育后代的情况。
  • 2. 全不产

  • 特指女性从未怀孕过的原发性不孕。
  • 3. 断绪

  • 指曾经生育但后续无法怀孕的继发性不孕。
  • 4. 绝产

  • 强调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的状态。
  • 二、性别特异性称谓

    1. 五不女

  • 指女性五种先天性生理缺陷导致的不孕:螺(阴道螺旋状畸形)、纹(阴道闭锁)、鼓(处女膜闭锁)、角(阴蒂肥大如角)、脉(月经不调)。
  • 2. 五不男

  • 男性不育的五种情况:天(先天性生殖器缺陷)、漏(精关不固)、键(阳痿)、怯(性恐惧)、变(两性畸形)。
  • 3. 黄门

  • 男性不育的统称,具体分为五种情况:能行房但不能生育、性功能障碍、生殖器发育不全、周期性功能异常、因宫刑失去生育能力。
  • 三、中医理论相关称谓

    1. 肾虚不孕

  • 因肾气不足导致的不孕,肾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生殖之本。
  • 2. 肝郁不孕

  • 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的不孕。
  • 3. 痰湿不孕

  • 因脾虚湿盛、痰湿阻滞导致的不孕。
  • 4. 血瘀不孕

  • 因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导致的不孕。
  • 5. 胞寒不孕

  • 因子宫虚寒导致的不孕。
  • 四、历史发展中的称谓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不孕"概念,并论述了肾气与生殖的关系。

    2. 隋唐时期:《千金要方》首次明确区分"全不产"和"断绪"。

    3. 宋元时期:发展出更细致的分类,如朱丹溪提出"女涵男"的阴阳人概念。

    4. 明清时期: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提出"内热"导致不孕的理论。

    这些古代称谓不仅反映了中医对不孕不育的认识历程,也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将生育问题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情志因素等联系起来。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