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宫结构与形态
大小与形状:检查子宫是否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或存在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这些结构异常可能影响胚胎着床。
内膜情况: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是否有息肉、粘连或回声不均(提示内膜病变),过薄或过厚的内膜均可能影响妊娠。
占位性病变:检测子宫肌瘤、腺肌瘤等,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可能直接阻碍受精卵植入。
2. 卵巢与卵泡评估
卵泡数量:通过窦卵泡计数(AFC)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每侧卵巢约10个卵泡,若单侧>12个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3个则可能为卵巢早衰。
卵泡发育监测:动态观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排卵障碍(如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卵巢病变:排查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病变可能干扰排卵或卵子质量。
3. 输卵管间接征象
积水表现:虽然普通彩超难以直接观察输卵管通畅性,但可发现输卵管积水的特征性表现,如附件区腊肠状无回声囊性包块,若透声差可能提示脓液。
盆腔粘连提示:通过观察卵巢与子宫的相对位置、活动度,间接推测是否存在粘连(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后遗症)。
4. 其他相关检查
盆腔整体状态:评估有无盆腔积液、肿瘤等异常。
激素辅助判断:结合性激素六项(如FSH、AMH)数据,超声可进一步验证卵巢功能异常(如多囊卵巢的高雄表现)。
注意事项
检查时机:排卵监测需从月经第8天开始连续检查;评估内膜需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比。
局限性: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更适用于明确输卵管通畅性或宫腔微小病变,超声仅为初步筛查。
若发现异常,建议结合激素检查、输卵管造影等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