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在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仍未能成功怀孕或维持妊娠至活产的现象。根据医学定义和临床实践,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1. 时间标准与分类
时间界定:现代医学普遍以 一年 为诊断标准(原为两年),若夫妻规律性生活未避孕一年未孕即可考虑不孕不育。对于35岁以上女性,部分指南建议将时间缩短至半年。
分类:
原发性不孕:从未怀孕过的夫妇。
继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包括流产、分娩),但后续一年未孕。
2. 不孕与不育的区别
不孕:指无法成功受孕,可能由男女双方因素导致,如输卵管阻塞、精子异常等。
不育:指能受孕但无法维持妊娠至活产,如反复流产、胎停育等。女性不育常表现为孕早期流产,男性不育则可能因精子质量问题导致胚胎异常。
3. 常见原因
女方因素(占60%左右):
输卵管问题(如炎症、堵塞)。
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
子宫或宫颈异常(如内膜薄、宫腔粘连)。
男方因素(占30%左右):
精液异常(少精、弱精、无精症)。
性功能障碍(如射精障碍)。
双方或不明原因:约10%病例无法明确病因。
4. 临床表现与干预建议
症状:女性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痛经、异常分泌物;男性可能出现精液异常或性功能障碍。
干预:建议夫妻双方共同就医检查,针对性治疗(如促排卵、输卵管疏通或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不育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响约10%-15%的育龄夫妇,但通过医学干预多数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