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医病因分类
1. 女性因素
盆腔因素(占35%-85%):包括输卵管阻塞(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子宫异常(肌瘤、息肉、畸形)、宫颈病变等。
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
免疫因素:如抗精子抗体、子宫内膜抗体等。
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年龄(>35岁卵子质量下降)等。
2. 男性因素
精液异常:少弱畸精症、无精症(阻塞性或非阻塞性)。
性功能障碍:如勃起障碍、射精异常等。
3. 其他
不明原因不孕:双方检查正常但未孕,可能与隐性免疫或心理压力有关。
二、中医常见证型
中医将不孕症分为以下主要证型,以肾虚为核心,兼夹其他病理因素:
1. 肾虚型
肾气虚:腰膝酸软、月经量少色淡。
肾阳虚:畏寒肢冷、性欲低下。
肾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2. 肝郁型
表现为情绪焦虑、胸胁胀痛、月经紊乱,多见于长期压力大的患者。
3. 痰湿型
形体肥胖、白带粘稠、舌苔厚腻,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4. 血瘀型
痛经、经血暗紫有块,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肌瘤相关。
5. 血虚型
面色苍白、月经量少,需补血养冲任。
三、治疗方向
西医:针对病因采用促排卵、手术疏通输卵管、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
中医:通过补肾、疏肝、化痰、活血等辨证施治,结合针灸、灌肠等外治法。
建议患者结合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注意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