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人数
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率:当前约为15%-20%,相当于每5-6对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生育难题。
患者总数:不孕不育夫妇已超过5000万对,涉及近1亿育龄人口。其中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占比约40%-50%,女性因素占40%-50%,双方共同因素占20%。
2. 性别与年龄差异
女性不孕率:从1995年的3%上升至2025年的约20%。一线城市25-40岁已婚女性中,23.6%选择“终身不生育”,该比例在一线城市高达31.2%。
男性因素:精子质量下降显著,近十年男性不育占比从30%-40%升至50%。
3. 区域与趋势
城乡差异:农村地区因医疗资源不足,不孕风险更高。
增长趋势:不孕不育率从2015年的12%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接近20%。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仅8.2%-9.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33%)。
4. 主要病因
女性:输卵管问题(35%-42%)、排卵障碍(20%-24%)、子宫内膜异位症(17%-21%)是三大主因。
男性:少弱精症、无精症等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问题占比上升。
5. 应对措施
辅助生殖技术:每年通过试管婴儿等技术出生的婴儿超30万,但需求与供给差距仍大。全国27个省份已将部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
综上,中国不孕不育问题已成为影响人口结构的重要挑战,需结合医疗技术、政策支持及社会观念转变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