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约车暂停业务
一、跨城及出京业务暂停实施
1. 进出京跨城业务暂时冻结:自2025年4月开始,北京市对网约车平台实施新的政策,全面暂停进出京跨城网约车、顺风车的运营业务。这一决策是为了坚决落实首都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1]^。
2. 出租车、顺风车出京运营受限:与此无论是传统的出租车还是新兴的网约车(包括巡游车和通过线上预约的出租车),以及顺风车,都将暂停出京运营。交通执法部门将通过先进的线上监管系统,对违规出京的订单进行严格核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8]^。这意味着,司机和乘客在计划出行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二、疫情防控措施更加严格
1. 拼车业务暂时告别市场: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北京市疾控中心于2021年1月发布通知,要求网约车和出租车暂停拼车业务。强化车辆消毒、司机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6]^。这对于依赖拼车服务的乘客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2. 司机与车辆防疫要求升级:平台不仅要组织司机定期进行核酸检测,落实疫苗接种政策,还需要通过车载设备监督司机佩戴口罩,提醒乘客做好防护措施^[5]^。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三、长期政策调整聚焦合规化
1. “京人京车”准入原则确立:北京市网约车新政明确规定,司机需持有本地户籍,车辆须为京牌。对于非“京人京车”的司机和车辆,将被禁止接单。部分平台已经开始逐步清退不合规的运力^[2][7]^。这一政策有助于确保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2. 平台合规化进程加速:首汽约车、滴滴、神州等平台已在北京取得区域经营许可,积极配合政策推进司机资质审核、车辆性质变更等工作^[2]^。这些平台的努力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合规化发展。
总体来看,当前北京市网约车业务的调整以疫情防控和本地合规化为核心。跨城和出京业务的暂停是阶段性的措施,而长期政策则更加关注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这些调整对于司机、平台和乘客来说都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