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天性因素
1. 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畸形,或先天性输卵管发育异常,导致受精卵无法着床或运输受阻。
染色体异常如特纳氏综合征(45,XO),表现为卵巢发育不全,无排卵功能。
2. 遗传性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导致排卵障碍及代谢异常。
Y染色体微缺失(男性遗传给儿子)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也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二、后天获得性因素
1. 子宫内膜严重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导致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使子宫内膜无法为胚胎提供着床环境。
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结核,破坏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结构。
2. 卵巢功能衰竭
卵巢早衰(40岁前绝经):因自身免疫、化疗或遗传因素导致卵泡耗竭,无排卵。
子宫内膜异位症晚期:引发卵巢巧克力囊肿及盆腔粘连,影响卵子排出及受精。
3. 不可逆的输卵管病变
严重输卵管积水或阻塞(如慢性输卵管炎、盆腔结核),精卵无法结合。
手术切除输卵管(如宫外孕后)或放射治疗损伤。
三、其他罕见情况
免疫性不孕:抗精子抗体或子宫内膜免疫异常导致受精或着床失败。
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度糖尿病未控制,可能间接导致不孕。
注意事项
部分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改善生育能力,但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终身不孕。建议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尽早进行妇科检查及激素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