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新型中药制剂,具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的特点。针对不孕症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孕症选用相应的方剂。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不孕症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方案。
一、基础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案
1. 肾虚型不孕
临床表现: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
推荐方剂:
补肾汤: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山药各20g,川芎、巴戟天、鹿角胶各10g,女贞子30g,墨旱莲15g。检查子宫较小时,可加紫河车10g,茺蔚子10g,覆盆子10g。
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各60g,川芎、炙甘草各30g,当归、熟地黄、菟丝子各120g,杜仲、鹿角霜、川椒各60g。可制成蜜丸或改为汤剂。
2. 肝郁气滞型
临床表现: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大、舌红苔薄白、脉弦。
推荐方剂:
助孕汤:广木香、当归各10g,柴胡、香附各3g,紫河车、羌活、益母草、白芍各9g。月经无明显病痛者可于经后第10-15天服用4-6剂。
四逆散加减:适用于气郁夹虚证的不孕症,可配伍柴胡、陈皮、川楝子、合欢皮等疏肝理气药物。
3. 血瘀型不孕
临床表现:月经有血块、痛经、经色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
推荐方剂:
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五灵脂、延胡索、肉桂、干姜、川椒。月经期痛经可加紫石英、花蕊石;非经期服用可加蛇床子、菟丝子、韭菜子。
化瘀通络汤:丹参30g,赤芍15g,路路通12g,当归、桃仁、红花、王不留行、川芎、穿山甲各9g。可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二、针对特定不孕病因的专方治疗
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治疗方案:
红藤丹参汤灌肠:红藤、丹参、赤芍、黄柏、败酱草、夏枯草、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等。每日一剂水煎至100ml,药温38-39℃,保留灌肠。
消通敷脐膏:虎杖、菖蒲、王不留行各60g,当归、山茨菇、穿山甲、大芸各30g等,研末调膏敷脐,配合红外线照射。
2. 排卵功能障碍
治疗方案:
促排卵汤:当归12g、赤芍10g、丹参15g、泽兰10g、杞子15g、熟地12g、金樱子15g、王不留行15g、香附9g、红花15g、茺蔚子12g、仙灵脾15g,自月经第11天每日1剂连服6天。
国医大师周信有促排卵方:当归9g、丹参20g、赤芍20g、泽兰20g、红花9g、益母草20g、香附9g、淫羊藿20g、仙茅20g、补骨脂20g、桂枝9g、黄芪20g、炙甘草6g,每日1剂。
3. 黄体功能不全
治疗方案:
促黄体汤:龟板12g、丹参15g、旱莲草20g、川断12g、大芸15g、杞子20g、菟丝子15g、女贞子10g、巴戟天12g、仙灵脾15g、制附子6g、肉桂3g,从月经第17天开始服,隔日1剂,共5剂。
助孕汤(夏桂成方):党参10g,白术10g,白芍10g,山药10g,淫羊藿10g,茯苓10g,续断15g,鹿角霜10g,覆盆子10g。水煎服,一日两次。
三、国医大师经验方精选
1. 王绵之经验方:
非经期方:熟地黄18g,仙灵脾9g,炒小茴香5g,制狗脊9g,杜仲12g等,补益肝肾,调理冲任。
经期方:桂枝5g,牡丹皮9g,赤白芍各9g,桃仁9g,党参25g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2. 温阳种子汤:附子、当归、仙茅各10g,桂枝、巴戟天、枸杞子各15g,熟地20g,仙灵脾25g。适用于小腹怕凉,四肢不温,月经衍期的子宫虚寒型不孕。
3. 艾附暖宫丸加减:艾叶10g,香附、五灵脂、当归各15g,吴茱萸、白芍、川芎各12g,续断、淫羊藿、蒲黄、菟丝子、益母草各10g,肉桂5g。行气活血,补肾暖宫,主治原发性不孕症。
四、中成药治疗方案
1. 妇科千金片/胶囊:清除湿热,疏通淤血,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疏通淤堵的输卵管,主要用于炎症性不孕。
2. 桂枝茯苓胶囊:活血化淤,用于瘀血阻络导致的闭经、痛经,也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
3. 定坤丹: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气不足或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稀少、闭经及不孕。
五、辅助疗法
1. 脐疗法:
温脐种子方:五灵脂、白芷、青盐各6g,麝香0.3g,研末填脐艾灸,用于宫寒不孕。
调经种子膏:贴敷肚脐和双肾俞穴,用于虚寒性不孕症。
2. 周期疗法: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行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选用不同方药,如国医大师夏桂成的助孕汤就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在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不孕症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辨证选用合适的方剂,并坚持足够疗程。多数治疗方案需要连续使用3个月经周期以上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