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让宝宝贫血吗-
近期,关于“母乳喂养易致宝宝贫血”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了一些关于母乳是否最佳婴儿食品的质疑。真的存在这样的风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无疑是营养最丰富、最健康的食品。
事实上,这种关于母乳导致贫血的说法缺乏科学根据。据国际母乳会、美国儿科学会以及中国儿科专家们的观点,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很少发生贫血。因为宝宝在母体中带有足够的铁质,这些铁质与从母乳中摄取的铁结合,足以供应宝宝至少6个月的需求。虽然母乳中的铁含量较少,但其吸收率高达40%,远超过强化铁奶粉的4%。母乳中的乳糖和维生素C也有助于铁的吸收。
相比之下,牛奶可能会导致宝宝肠道溃疡,并通过粪便流失铁质。母乳喂养的宝宝则无需担心这一问题。据美国儿科专家的研究,纯母乳喂养至7个月的宝宝在1岁时,其血红蛋白水平比早期添加强化铁奶粉或米粉的宝宝高出许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纯母乳喂养至7个月的宝宝群体中,没有发现一例贫血。专家得出结论:纯母乳喂养至7个月可以降低贫血发生率,并在全球得到广泛推荐。
为避免缺铁性贫血、过敏症和营养不良等后果,国际母乳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亲们尽可能纯母乳喂养宝宝至6个月以上,不建议在6个月前添加辅食。中国的宝宝普遍辅食添加过早,这可能破坏了宝宝对母乳养分的吸收,特别是铁质的吸收,这可能是中国宝宝贫血率较高的一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要确定宝宝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需要进行准确的检测。推荐采用抽静脉血化验的方法,因为指尖血在挤按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淋巴液,导致化验结果不准确。
母乳喂养导致宝宝贫血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母乳是宝宝获取营养的最佳途径。宝宝出现贫血可能是由于过早添加辅食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建议新手父母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前先做足功课,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