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在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一年以上未能成功妊娠的疾病状态。根据临床定义和病因,可分为以下要点:
1. 基本定义与分类
不孕症:指女性从未怀孕(原发不孕)或曾怀孕但近一年未避孕未孕(继发不孕)。男性因精子问题导致的不孕通常称为不育症,如无精症、输精管堵塞等。
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一年为界限,但若夫妇掌握排卵期规律且试孕半年未果,也可提前干预。
2. 常见病因
女性因素:  
输卵管问题:堵塞或功能异常阻碍精卵结合(如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导致排卵异常。  
年龄因素:35岁后卵子质量下降显著。  
男性因素:少弱精症、性功能障碍等。  
其他:免疫因素、不明原因不孕(占部分病例)。  
3. 临床表现
女性症状: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排卵障碍);下腹痛、白带异常(输卵管炎);肥胖(多囊卵巢)。  
男性症状:精液量少、活力低(需精液检查确认)。  
无症状者:部分患者无显著不适,仅表现为长期未孕。  
4. 诊断与治疗
诊断流程:  
男方检查:精液分析(活力、数量、畸形率)。  
女方检查:B超(子宫、卵巢)、输卵管造影、激素水平检测。  
治疗方式:  
西医:促排卵药物、输卵管手术、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  
中医:调经、疏肝补肾、改善生殖系统炎症(如带下病调理)。  
5.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一年未孕建议双方共同检查,35岁以上女性可提前评估卵巢功能。  
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吸烟酗酒,减少环境毒素接触。  
该病影响约10%-15%的育龄夫妇,需科学对待并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