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多年且伴随不孕的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需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调理或治疗。以下是综合分析及建议:
一、明确痛经类型及病因
1. 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通常无器质性病变,多与前列腺素水平过高有关,可通过止痛药(如芬必得)或热敷缓解。  
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需通过B超、激素检查等确诊。若痛经逐年加重且不孕,需优先排查这些器质性问题。
2. 中医辨证分型
脾虚湿阻、血瘀型痛经可能表现为舌淡暗、月经错后,可通过健脾化瘀中药(如血府逐瘀汤、温经汤)调理。  
宫寒型痛经可尝试艾灸、热敷腹部或服用艾附暖宫丸。
二、不孕相关检查与治疗
1. 基础检查项目
女性:性激素六项、输卵管造影、卵巢功能评估(如抗苗勒氏管激素)、宫腔镜检查等。  
男性:精液分析、生殖器B超等。建议夫妻同步检查。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考虑曼月乐环或GnRH药物暂时抑制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  
中医:针对卵泡发育不良或输卵管问题,可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如八珍汤加减)或针灸辅助。
三、日常调理建议
1. 生活习惯
避免经期受凉,热敷下腹部促进气血循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对内分泌的影响。
2. 饮食与辅助疗法
经期饮用姜茶、红糖水缓解寒凉性疼痛。  
中医外治法如跌打丸调酒敷脐(神阙穴),可提前3-5天使用以活血化瘀。
四、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或备孕超过1年未成功,需尽快到生殖医学中心或妇科专科就诊。  
长期管理:器质性疾病(如腺肌症)可能需要持续治疗,中药调理通常需3-6个月见效。
以上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