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1. 精子质量问题
包括少精症(精子数量不足)、弱精症(活力差)、畸形精子症(形态异常)及无精症(完全无精子)。这些可能由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精索静脉曲张(占常见病因的35%-40%)或炎症(如附睾炎、睾丸结核)引起。
精液参数异常(如液化时间延长)也会影响受孕。
2. 性功能障碍
勃起障碍、不射精或严重早泄可能导致精子无法进入女性生殖道。
二、病理性与遗传因素
1. 先天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微缺失)会导致睾丸发育不全或无精症。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或隐睾(睾丸未下降)也可能阻塞精子输送。
2. 获得性疾病
感染(如腮腺炎性睾丸炎、泌尿系统感染)或外伤可能损伤睾丸功能。
内分泌紊乱(如雄激素抵抗、甲状腺疾病)影响精子生成。
三、环境与生活方式
1. 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高温(如厨师、电焊工)、辐射或化学毒素会降低精子质量。
2. 不良习惯
吸烟、酗酒、熬夜及肥胖(脂肪转化雌激素抑制生精)是常见风险因素。
紧身衣物或久坐可能升高阴囊温度,影响精子活性。
四、其他原因
心理压力:焦虑或性知识缺乏可能导致功能性不育。
不明原因:约20%-60%的病例无法明确具体病因,称为特发性不育。
若存在生育困难,建议尽早就医检查精液质量及激素水平,针对性治疗(如手术矫正精索静脉曲张、中药调理或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