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孕(即“免疫不怀孕”)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生育力下降或不孕的情况,占不孕症的10%-30%。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 主要类型与机制
同种免疫:女性体内将精子或精浆识别为异物,产生抗体(如抗精子抗体),导致精子活力下降或凝集。
自身免疫:自身抗体攻击生殖细胞(如精子、卵子)或组织(如子宫内膜、卵巢),影响受精或胚胎着床。
局部免疫:生殖道(如宫颈、子宫内膜)的免疫球蛋白直接阻碍精子进入。
2. 常见原因
抗体异常: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等干扰生殖环节。
免疫失衡:如NK细胞活性过高会攻击胚胎,导致流产或着床失败。
其他因素:生殖道感染、宫腔手术史或遗传性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也可能诱发。
3. 诊断方法
需结合多项检查:
抗体检测: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
内分泌与结构评估:激素水平、输卵管通畅性等。
排除其他因素:如排卵障碍、男性少弱精等。
4. 治疗策略
隔绝疗法:使用避孕套3-12个月,减少抗体产生。
药物干预: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或免疫调节剂(如中药)。
辅助生殖技术: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避免免疫攻击。
综合调理:增强蛋白质摄入、适度运动以改善免疫状态。
5. 注意事项
免疫性不孕多为暂时性,需针对性治疗而非过度焦虑。
- 若合并其他不孕因素(如输卵管问题),需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