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人的婚姻不会完美?
经过深思熟虑,柴门文以其独特的比喻描绘了男女对待爱情的差异。他将恋爱比作在空旷的心房中挂画与聆听音乐,形象地揭示了男女在情感中的不同投入方式。对于男性而言,恋爱如同在空旷的心房里挂画,他们可能同时拥有多幅画作,而女性则更专注于聆听音乐,她们的爱情旋律往往是单一而深情的。这一观点在面对新潮前卫的女性时似乎显得略显过时。如今,有些前卫女性追求婚姻外的情感体验,她们认为除了丈夫之外,还应该有其他情人来呵护自己。这种追求是否能在爱情与婚姻中带来幸福与激情的同时维持青春的活力,仍是一个值得的话题。
在与一份关于中国女性爱情观念的网络调查评论中,我指出绝大多数女性仍向往专一的爱情。那些外表看似豪放的女子,在内心深处其实渴望纯真美好的爱情。她们追求婚外情人,可能是为了弥补心灵的空缺,或是为了应对曾经的伤害和不忠的背叛。表面的繁华往往掩盖了她们不安的内心。对此,有人可能会质疑甚至批评这种观念过于封建,但我的担忧更多源于对爱情的信仰和对婚姻的珍视。我们不应因为害怕受伤而先穿上盔甲,反而应该勇敢面对真爱,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我也理解有些女性选择婚外情是因为自我心态的放纵,“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在经济独立的女子中,她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以“我们”来考量行为准则。在我的婚姻治疗师工作中,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女子,有的找到了愿意以她为轴心的伴侣,而有的则在寻找不存在的乌托邦。
对于女性的生活方式,我十分尊重并认同她们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支配自己的金钱、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如果她们需要男伴时便寻找,厌烦时便挥袖离去。只要她们觉得自己幸福,那就足够了。但如果她们仍然向往婚姻,喜欢稳定的关系和家庭,那么就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彼此的承诺负责,真正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我们”。
在与杰出职业女性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们在职业与家庭之间的挣扎与追求。这些高学历、高成就的女子在卸下职业面具后,更重视家庭的意义和婚姻的成就。她们在谈及丈夫时流露出的温柔与平时的精干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已经历近25年婚姻的我来说,虽然婚姻有时无趣且令人疲惫,但在面对诱惑时,由于有爱我们得以坚定;由于有爱我们学会换气;由于有爱我们愿意等待;也由于有爱我们把对方的福祉放在首位。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说的是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盲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