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洪水肆虐 鸭绿江遭1949年以来第二大洪水
丹东特大洪水纪实:鸭绿江上的紧急救援与守望
2010年8月2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席卷了丹东的鸭绿江段,沿江公路被汹涌的江水淹没,整个城市笼罩在紧张与焦虑的氛围中。这场灾难,不仅是丹东人民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是鸭绿江两岸共同面对的挑战。
从21日6时至22日6时,辽宁省的多个城市如沈阳、鞍山等地出现大暴雨。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6时,辽宁第五轮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丹东地区的灾情尤为严重。从8月20日凌晨2时至21日8时,丹东普降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达163毫米,最大降雨量更是高达598毫米。这场暴雨如同猛兽般猛烈冲击着这片土地,宽甸满族自治县受灾严重,部分村屯被洪水围困,仿佛成为孤岛,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道路、通讯中断。
随着洪水的不断上涨,鸭绿江丹东段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第二大洪水。在这场灾难中,丹东宽甸地区多处发生山洪泥石流,已造成4人不幸死亡。这场灾难不仅给丹东带来了巨大损失,也波及到了朝鲜的新义州地区。由于鸭绿江水位瞬间上涨和周边地区的强降雨,朝鲜新义州地区的交通瘫痪,房屋被毁。目前尚无人员伤亡的报道。
在灾难面前,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果断命令朝鲜人民军展开救援行动。朝鲜人民军迅速出动飞机、舰艇以及各种装备,与灾区的党政机关、保安部门紧密合作,将处于危险中的约5150名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区。在这场跨国救援行动中,不仅体现了朝鲜人民的决心与勇气,也展现了国际间的友谊与互助。
随着暴雨的停止和时间的推移,到22日中午,鸭绿江的水位已回落到正常水位。虽然紧张气氛仍然持续存在,但丹东市的防汛体系暂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这场特大洪水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那段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时光仍令人难以忘怀。它见证了国际间的友谊与互助,也展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勇敢。如今回想起来,那段历史仍然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