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滋器捐究责医师医界:应从制度除错
2011年,台大医院发生了一起艾滋病器官移植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相关医师被台北市卫生局惩戒,医疗改革基金会以及多个医学会在此背景下举行联合记者会,呼吁从制度上彻底解决问题,而非仅仅追究个别医师的失误。
医疗改革基金会及医学会代表共同发出强烈呼吁,要求从源头上解决类似艾滋病器官捐赠事件的发生。他们认为,仅仅对个别医师进行惩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防错机制,公开事件的真相并彻底查明错误的根源,类似的错误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威胁到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改会研究发展组组长朱显光指出,卫生署至今尚未公开事件的详细分析报告,让医界和公众了解这场移植手术错误的具体原因。他强调,应该建立一个更加严格的制度性防错机制,而非仅仅追究个别人员的责任。否则,类似的错误可能会在任何科别发生。
儿科医学会代表吕立医师表示赞同这一观点。针对此次移植错误事件,卫生署提出的新措施要求医院之间必须传真书面检验报告。吕立医师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他建议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修改电脑程序,让捐赠者数据在院际分享前使用匿名编码,既快速又保护隐私。但这一建议似乎并未被接受。
妇产科医师叶光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在医疗纠纷频发的环境下,国内对医师的刑法、民法追究过于严厉。这一现状导致高风险科别的医师资源短缺,例如妇产科40岁以下医师仅377人,占全国医师总数的2.5%。他担心此次台大移植团队的惩戒事件会让更多医学生不愿涉足高风险科别,导致人力断层。
叶光医师也提到国外采取医疗无过失制度的经验,认为在这样的制度下,医师才愿意从错误中学习经验,从而降低医疗错误率。他呼吁国内医疗行业应借鉴这一经验,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此次事件《爱滋器捐事件追责医师》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界呼吁从制度上彻底解决问题。文章来源网友『予她久爱』本站。请注意,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并审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