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部署第八批集采前七批294种药品平均
人民网北京消息:国家医保局发布新通知,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再升级
北京,3月2日(记者乔业琼报道)国家医保局在3月1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对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一《通知》被视为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根据《通知》,国家医保局计划进一步扩大药品集采的覆盖面。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将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涵盖化学药、中成药以及生物药等各个领域。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药品纳入集中采购的范围,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要求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并落地实施。在规范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协议期满接续工作的鼓励同一品种由多家企业中选,确保价差公允合理。还将指导多个省份牵头开展联盟接续采购,进一步扩大集采的覆盖范围。
在医用耗材方面,《通知》强调要扎实推进集中带量采购,特别是对于高值医用耗材,将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集采。值得一提的是,参照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价格调整的做法,优先调整与脊柱类耗材集采相关的手术价格。这意味着,随着集采工作的深入,手术费用也将随之降低,为患者带来福音。
《通知》还强调了药品价格的综合治理。特别是在新批准药品的首发价格形成机制方面,要求相关省份做好首发价格的受理、评估和调整工作。这一举措旨在鼓励企业公开合理定价,完善全周期的价格管理监督,促进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自国家医保局2018年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的七批药品集采涉及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以及3批4类耗材平均降价超过80%。累计降低的药耗费用已超过0亿元,成效显著。而新的《通知》意味着这一工作将继续深化,为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随着国家医保局的不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大民众将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价格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