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上手!21日无痛减糖术
“戒糖”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场痛苦的挑战。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与其设定遥不可及的戒糖目标,导致成功率低下,不如尝试减糖。那么,如何在短短三周内实现无痛减糖呢?营养专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秘诀。
想象一下,吃一碗红烧牛肉面的热量竟然相当于吃下四颗方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含糖食物。对此,人们总是难以抵抗诱惑。
荣新诊所的营养师李婉萍大学时期每天都喝一杯珍珠奶茶,而在研究生阶段,她对奶茶的热爱更甚,体重也随之达到了巅峰。同样,台湾营养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吴映蓉也曾对甜食情有独钟,体脂率不断攀升。那么,如何在短短的21天内养成减糖习惯呢?亲身实践过的营养专家为《康健》杂志规划出了这一方案。
高雄医学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蔡宇哲表示,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以戒除糖瘾为例,这涉及到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心理上需要自我控制并习惯新的饮食方式;生理上则需要克服不吃甜食就感到不适的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类似毒瘾的戒断症状。
《康健》杂志也发起了一场为期21天的办公室减糖挑战,邀请了三位难以抗拒含糖食物的同事参与。期间与敦仁诊所合作进行健检前测和后测,并由营养师以专业指导进行减糖。那么,如何无痛减糖呢?记住三大原则:有伴相互支持、寻找替代品缓解渴望、学会分享控制分量。
在开始减糖之前,需要做好四项准备工作:设置目标以获得动力、寻找伙伴相互鼓励、承认自己的弱点以降低面对困难的频率、每天观察体重变化并记录饮食。还有一些实用的减糖小技巧,如以1:2的比例将有糖和无糖饮料混合、准备替代品如气泡水或无糖柠檬茶、点无糖奶茶、喝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等。
在减糖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如面对手摇饮料店的诱惑、减少含糖饮料的频率等。对此,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如多走一段路避开诱惑、用刷牙来抑制欲望等。
减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有了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建议,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无痛减糖的旅程吧!准备好迎接更健康、更轻盈的自己了吗?从设置目标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成功!转化后的文章:
驾驭减糖生活:健康点心替代、天然食材的甜与酱料灵活替换
为了拥抱健康生活,让我们以椰枣、坚果、花生酥、麦芽糖等健康的点心,替代诱人的起司蛋糕等精致甜食。当你无法抗拒甜点的诱惑时,尝试细嚼慢咽,让愉悦的口感慢慢传递至你的脑部。
想要远离隐藏的糖分,学会看食品标示是关键。在购买加工食品时,查看内容成分表确认是否有糖,并关注营养标示中的糖含量,这样你就能巧妙避开高糖食品。
炎炎夏日,享受一杯自制的香蕉牛奶冰沙吧。将水果或莓果与冰块一起打成冰沙,既清凉又解渴,无需添加糖分也能满足你的味蕾。
为了减糖,请尽量远离高糖高油的面包和蛋糕店。这些食品是减糖的强劲对手,容易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当减糖成为心理压力时,运动是一个很好的解压方式。运动能帮你转移对甜食的注意力,缓解戒糖带来的压力。
除了运动,正念练习也是一个好方法。通过专注力的训练,转移对甜食的关注,禅修、等活动也能帮助你面对减糖的压力或嗜甜冲动。
在办公室加班时,不妨准备一些水果或无糖豆浆来充实肚子。不要让自己饿肚子,因为饥饿只会让你更渴望含糖饮料。选择天然食材如红枣、枸杞、桂圆等来增添甜味,比如用洋葱取代冰糖卤肉,煮浓汤时炒洋葱取其甜味。想吃甜点时,自制的香蕉松饼是更健康的选择。
在酱料选择上也需灵活替换。选择无糖味或较有甜味的酱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糖分摄入。喜欢东南亚料理的人可以选择清炖的越南菜,避免泰式料理中的隐藏糖分。
在自助餐中,你可以拿回食物的选择权。避开油炸、红烧、糖醋菜色,选择清炒、无勾芡的料理。改变用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饭,对血糖控制更有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低脂食品也可能是高糖陷阱。不要迷信低脂产品,因为少了脂肪可能需要用糖来填补味道。如果食物中含的是好脂肪,就不一定非得选低脂的。
高糖分的水果如凤梨、芒果、荔枝等需适量食用,而像芭乐、小番茄、奇异果等是比较健康的选择。
身为家中采购责任人的人,是全家人的健康守护神。选择健康的食品放入冰箱,家人就会吃得更健康。例如,吴映蓉妈妈家中从不准备含糖饮料,为正在发育的儿子准备了无糖豆浆或原味优格,培养出了一位健康的小帅哥。
戒糖并不意味着只能吃水煮餐。一休的成功戒糖法或许能给你带来启示:多样化、灵活变通才是关键。
选自康健杂志《你被糖绑架了吗?》,更多精彩内容,请见杂志七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