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MS:优先使用新型抗耐药抗生素,减少高耐药率抗生素的使用
美国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近期公布了2020年度住院病人预支付系统(IPPS)的实施方案,该方案针对院内抗生素用药报销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对新批准的抗生素,CMS给予了特别支持。这一举措旨在鼓励药物企业加大对抗耐药菌新药的研发投入,并引导医院医生优先使用新型抗生素,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
在国内,耐药菌感染同样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风险。遗憾的是,我们缺乏抗耐药菌的新药,而且临床对于新型抗耐药抗生素的使用积极性较低,仍大量使用老抗生素,特别是外资企业的高价老抗生素。这导致国内药企对新型抗生素研发的积极性也在急速下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未来我们的抗生素市场可能会被低价老耐药抗生素和进口高价抗生素所占据,国家的生物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美国IPPS方案的理念是优先使用新型抗生素,以有效降低耐药菌的产生。这一理念纠正了传统错误用药理念,强调了及时性和合理性。从2019年10月1日起,该方案开始实施,取消了之前“重大临床优势”的要求,获得QIDP认证的新型抗生素即可享受NTAP补贴,补贴金额更是从50%提高到75%。这一调整将极大地鼓励医院优先使用新型抗生素,推动医生和患者更快地接受新型药物,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感染。
美国新版医保IPPS体系还为耐药菌感染设置了新的诊断代码,这有助于逐步提高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新型抗生素的积极性。这一理念颠覆了传统的错误概念,强调尽早优选使用新的、疗效更好的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而不是先使用老的、疗效较差的抗生素。这不仅能更快治愈细菌感染,还能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在中国,有些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令人担忧。例如,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在中国抗菌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情况已经导致了严重的耐药问题。特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这类老抗生素,其耐药率已经超过50%,而且在严格的抗生素管理下仍被大量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还可能培育更多的耐药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推广优先使用新型抗生素的理念,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抗耐药菌新药的研发和推广,以提高我国在全球生物安全领域的地位。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应对耐药菌感染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湖南省发布的2021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引起了广泛关注。在8月25日的公告中,临床使用量最大的美罗培南依旧被列为特殊级药物,而一些长期被滥用、以美资为主导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则处于普通目录中。值得注意的是,与这些药物同类的复方制剂大多被列为特殊级,受到严格限制。
在对比国内外企业生产的类似药物时,发现美资企业主导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国内企业生产的哌拉西林舒巴坦在分级管理中存在明显差异。同样,美资企业主导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国内企业主导的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分级也不同。
在严峻的耐药形势面前,各国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缺乏自主研发生产的抗耐药抗生素的国家,可能会面临被他国控制生物安全的危险。中国的抗生素市场如果完全被美资企业垄断,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面对这一挑战,美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减少对中国的原料药生产依赖。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提出了相关提案,计划通过合作培训劳动力和开发制造技术,将制药业从中国转移到美国。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科学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承诺优先支持本国企业开发新的抗耐药抗生素。在美国,新的抗生素使用方案也被提出,鼓励临床医生使用新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以更有效地保护生命、缩短治疗时间、节约治疗成本,并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任何药物长期大量使用都会产生耐药性和耐受性。这是科学常识,也是人类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药品,并根据科学进行更替使用。对于已经长期大量使用的抗生素,不能单一使用,更不能长时间大量使用。
在此,我们呼吁国家卫健委、湖南省卫健委以及医药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应根据医学科学有效限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以及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滥用。通过周期性调整用药和减少这两个药物的使用或使用频率来降低耐药性。我们要不忘科学家的良心,尽可能使用中国企业的新药,为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服务、有效防范国家公共卫生感染防疫风险而努力。